行业新闻

INDUSTRY NEWS

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引领创新潮流

2024-12-27

2024年,中国汽车产业风云激荡。新能源汽车作为强势崛起的一股新势力,正在持续迈入新的发展阶段,对行业内外产生着深远影响。 


 01 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 


 汽车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,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、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,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。 


十年来,中国汽车产业牢牢把握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转型的历史机遇,着力创新发展实现了换道超车,使新能源汽车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“新三样”之一。2023年,中国汽车产业迈上年销3000万辆的新台阶,今年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,这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。 


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理事会副会长王都表示,在众多利好政策的支持下,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将继续实现增长,全年超过3100万辆的可能性非常大,汽车产销量、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以及汽车出口量等指标将继续位居世界第一。


“汽车产业的产业链长,带动性极强,汽车消费是拉动消费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,也是消费市场中最具有潜力的一个增长点。”王都表示,今年以来,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汽车消费,连续出台了多项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。他预计,今年的以旧换新政策会拉动整个乘用车市场销量增长超过160万辆。从全年来看,这一政策或将带动乘用车零售实现超过5%的增长,可以说对汽车消费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。  


王都介绍说,今年下半年以来,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连续数个月超过50%,全年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将接近47%。他预测,这一比率在2025年还将增长近10个百分点,达到56%至57%。同时,今年我国汽车出口表现也十分出色,全年有望冲击600万辆的新高度。另外,二手车的交易量也有望再创新高,达到全年2000万辆。在汽车产业大变革的背景下,汽车消费出现了许多新机遇。 


此外,汽车电动化、智能化趋势不会改变,从全球范围来看,电动化、网联化、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。最新市场销量显示,具备L2级以上智驾能力的车型销量将突破千万级,渗透率即将突破50%,智能化会成为车企竞争最激烈的领域,也会成为影响用户选择新能源汽车产品非常重要的决策因子。  


同时,高质量发展有“智”更需有“质”。11月14日,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第1000万辆下线达成,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、市场化的基础上,迈入了规模化、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,代表着中国汽车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,这个产业还会带动智能座舱、智能驾驶、芯片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,最终把整个中国‘智’造推向更高的维度。 


 02 聚合优势构建核心影响力 


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,市场前景不断明朗,车企也在结合自身特点迎合用户需求,聚合优势进行创新。 


专家认为,预计明年全球经济微增长,中国经济回升向好,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份额将继续提升,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继续向上。中国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正在逐渐提升,技术实力雄厚、持续创新的自主品牌企业正在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。同时,随着“走出去”战略的深入实施,中国自主品牌也在海外市场上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。  


汽车早已不仅是消费者的代步工具,而是成为连接人与生活的桥梁。车企应坚持通过技术创新、管理创新、模式创新和效率提升,扶持带动自主零部件企业,构建健康的供应链生态,与广大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空气悬架系统、CDC电磁悬架等“卡脖子”的关键零部件,促进产业升级。 


在新的发展阶段,合资车企也正在结合自身优势适时推动行业更新。过去20年,合资车企是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、推动汽车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。合资车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,是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。  


如今,面对汽车行业的深度变革,合资车企应该拥抱本土化,拥抱新能源化,提供更加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。增强本土化研发能力,与国内领先技术企业加强合作,与本土供应链企业共同降本增效,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升决策效率。 


03 融合开放打造营销新模式 


面对新趋势,众多车企在持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,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,如何将用户看作是发展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,打造品质优质安全可靠体验出众的产品,践行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生活的初心,成了众多新能源车企亟须应对的重要问题。  


当前,面对市场变革中购车者新需求,车企积极转变观念,深入洞察当下汽车用户和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习惯,拓展汽车消费应用场景,利用多种新技术、新平台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和服务理念,打造汽车+营销模式,使优秀的产品力与强大的传播力相结合,进一步拓宽汽车品牌的市场发展空间,如今的汽车产业需要不断地融合跨界来破解难题应对挑战。  


合资车企的电动化转型步伐稍慢,但现在已经实现了思维的深层次转变,下一步将会改变传统合资模式,加大技术研发投入,加快营销模式变革,加速开拓国际市场,真正开发出来符合本土消费者的产品。  


开放合作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在动力。海外市场是中国车企发展的新蓝海,应秉持开放合作的心态,抓住窗口期,以充满自信且不盲目的姿态,积极融入当地市场,实现本土化,走高质量出海之路。  


营销专家表示,当下的汽车营销已经从互联网时代进入人工智能时代,汽车企业在营销中要实现与用户的“一体化”,与用户共创共赢。在汽车营销的新时代新趋势下,要坚持“流量为王、产品为本、用户为要”。  


但不能一味为了营销而忽视其中潜在的风险。律师提醒,在营销创新的过程中,企业应具有更强的法律意识,注意避免不正当竞争、知识产权侵权、虚假宣传、侵犯消费者隐私等法律问题;而作为普通消费者,维权最核心的是保存证据,在出现问题时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(据经济参考报)